当前位置:丰收库 >

创业周边 >科普 >

是套袋胡柚的尴尬?

是套袋胡柚的尴尬?

常山县阁底乡胡柚贩销大户黄晓华遇到了一件尴尬事:他到老家江家的4个村订购10万只套袋胡柚,价格不算低,却没人愿意接订单。同样,县里一家胡柚贩销龙头企业想在这里发展几十万只套袋胡柚,也吃了“闭门羹”。

是套袋胡柚的尴尬?

胡柚套袋有提高果质等诸多好处。特别是套袋胡柚着色早,可提早半个月到20天上市,可卖上好价钱。今年常山县几家胡柚贩销龙头企业和一些贩销户发展套袋胡柚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橘农们不乐意接单。这是谁的尴尬呢?

分歧:利益冲突

黄晓华已做了十多年胡柚贩销生意,每年要贩销50多万公斤胡柚。在自家门口碰了壁,他颇感遗憾。

“胡柚套袋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橘农不愿套袋是观念落后,一些橘农有不套袋照样能卖好价钱和套袋麻烦的想法。”黄晓华说,为落实套袋胡柚订单,他在江家等村做了很多工作,结果10万只胡柚套袋只落实了5000只。

黄晓华说,胡柚套袋能给橘农增加效益。从这几年的市场看,每公斤精品胡柚的开秤价格一般在1.2元到1.4元之间。而每公斤套袋胡柚,算上增加的0.4元套袋成本,开出1.7元的收购价也不算低。而且,套袋胡柚采下就可卖掉,还可避免约10%的贮藏期间失水损耗。

橘农并不认为是观念问题。“我们没搞套袋,主要是觉得套袋效益不明显。”橘农普遍认为,减掉胡柚套袋增加的几毛钱成本,价格跟不套袋的差不多。

农民最讲实惠。他们说,如果套袋胡柚价格好,能100%包收购,雇人都要搞套袋。但是,县里的胡柚贩销龙头企业、胡柚贩销户,有自己的收购质量标准,市场有变,到时收购量和价格会不会变,橘农心里没有底。

江三村村民主任黄崇正说,曾有一家胡柚贩销龙头企业要在他们村里搞胡柚套袋,说保护价是每公斤1.8元。村里开会征求村民意见时,群众都争着要搞套袋。后来这家企业变卦了,把保护价降为每公斤1.7元,胡柚套袋之事也就落空了。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症结:市场无序

胡柚套袋分歧在效益上,产销之间有没有协调的办法?

橘农认为,如果套袋胡柚价格减去增加的成本,能比不套袋胡柚每公斤收购价高出两毛钱,他们就有积极性。

对此,经销商却有难处。

“每斤胡柚收购价提到9毛钱、提到1块钱,市场能接受,我也卖得出。”黄晓华说,问题是,光他一人提价,无疑是自杀。因为从目前情况看,全县所有套袋胡柚的订单价都是每公斤1.7元,他提价而别人不提价,他的胡柚就卖不动。

一些经销商反映,这些年县内外胡柚贩销基本处于无序状态,还有外地的贩销户在松阳、金华等地低价大量收购质量高低不一的胡柚冒充常山胡柚,也冲击了常山胡柚的购销市场和价格。这些贩销户、经销商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考虑无序竞争可能带来的风险。

对策:协会出马

效益问题根源在市场竞争无序,由谁来规范?只有专业协会出马。

现在,普通农产品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国内农产品面临着组团出击的美国“新奇士”柑橘、新西兰“奇异果”等优质果品的冲击。

作为应对措施,很多地方狠抓农产品“质量工程”,但因市场主体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都存在着类似于常山胡柚“套袋”的尴尬。在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者、经销商各方的利益矛盾交错。经销商以低价收购把风险转移给生产者,生产者又因达不到预期收入而不愿采纳新技术来提高品质。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完善和发挥专业协会的协调等功能,通过协会来规范市场秩序,协调好经销商与生产者的利益分配。只有各方获益,生产、流通才能良性发展。

标签: 尴尬 胡柚 套袋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fengshouku.com/cyzb/kepu/7zzo9.html